天天观焦点:聚焦进博会|从农场到舌尖,跨国企业靠什么打通食品链
跨国食品企业们掌握着从农场到中国消费者的食品链,温饱了消费者的肚子,也愉悦了消费者的味蕾。
而对于跨国食品企业来说,如何缩减从原产地到中国消费者餐桌的生产、物流成本,是一直以来的命题。
【资料图】
而在疫情这几年,保证供应链的安全、提高供应链效率也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加速布局了中国本土的生产线,并为中国消费者生产独家产品。
“免费午餐”保持货车环节畅通
从各大洲通向中国消费者的食品供应链,精密而脆弱。
“我们与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一直在探索的是,怎么样可以让粮食从原产地运到中国的时候,降低不必要的成本,让货物来到中国的时候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更实惠。”邦吉中国区总经理杜干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邦吉于1818年在阿姆斯特丹创立,2001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便将总部迁至美国,是一家涉及油籽、谷物、肥料、糖、烘焙食品的多领域农业企业。目前在中国有大豆加工厂、油脂加工厂等。
邦吉像是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为世界提供食品、饲料和燃料。杜干森感叹,供应链需要各个环节、各种人员的参与,特别在近几年的疫情期间,有时候供应链是很脆弱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由于巴西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完全是靠卡车来运输的,如果卡车司机罢工,整个产业链就崩溃了。“在源头上,卡车司机需要把粮食从农户家里运到巴西的一个港口,等集中到一定的数量,再用船把它运到中国来。到了中国再把它卸下来,然后再运到工厂去,然后工厂还要把比如豆粕之类的产品运输到各个客户的手里。供应链上这么多的环节,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供应链就崩溃了。”
通过一系列运输,豆粕终于到了中国。
当逐渐适应疫情的环境后,农产品、食品企业都慢慢开始有自己的应对方式了。邦吉中国区企业事务总经理徐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到了2022年,其实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已经比疫情初期大家都没有任何概念要好很多了。比方说一个地区封控了,周边的一些生产的商就会去补给那边的产量,是可以灵活机动的。
旗下拥有乳制品业务的明治,也是上海疫情期间为保供努力的一家公司。2022年疫情期间,明治的牛奶酸奶工厂在苏州,当时往上海的运输的确受到了一些物流上的困难。
此外,位于松江的巧克力饼干工厂也受到了封控的影响。在5月15日以前,工厂和仓库的员工是不能进厂工作的,到了5月15号以后,因为拿到了保供资质,60名员工们晚上在食堂搭小帐篷休息,靠团购的食品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能在中国生产的都在中国生产”
疫情加速了食品企业在中国市场进行原材料采购的比例,也加速了中国本土生产线布局的速度。
日本食品品牌明治就是一个例子。
11月5日,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MATSUI TAMOTSU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关于疫情,公司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食品公司,非常重视供给上的责任。
“在疫情状态下,我们整个运营体制就是在中国进行原材料采购、在中国生产,以中国市场为根基展开事业板块。所以我们也是尽量就地取材,以及曾经从海外进口原材料生产,逐步转向在中国进行采购。”
他举例称,目前明治工厂的牛奶和酸奶工厂全都是用中国本土的原材料生产的,此外,此前使用的黄油是靠进口的,而现在已经逐步在中国本土找到了采购商。
在参展本次进博会之前,明治中国已完成四大业务板块的整合,包含正在上海、广州及天津建造新工厂,总投资高达45亿人民币。松井タモツ还提到,明治正在在上海的雪糕工厂区域打造一个商品开发中心,整合牛奶、酸奶、雪糕以及巧克力/饼干等一系列技术与经验,能够更贴近中国消费者。
“在中国,上海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市场。虽然上海疫情之前有过影响,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上海依然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认为是中国最有希望的、最有魅力的一个市场。我们在中国进行工厂建设,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一些海外的风险。另一方面,我们觉得,在离消费地近的地方设立工厂,能给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安心、安全的产品。”MATSUI TAMOTSU说。
来自美国的食品企业亿滋国际也有相似的举措。
“可以这么说,凡是能在中国进行生产的,都在中国进行生产。”亿滋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JoostVlaandere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随着每年在中国的销量不断提高,多出来的销量产生的产能,其实都是通过中国新建的生产线实现的。刚刚推出的新产品——奥利奥乳酪蛋糕就是在北京建立的生产线进行生产,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其他地方进行生产,但是最终我们选择了中国。”
将产能集中在中国,确实可以减少成本。
说话间,范睿思拿出了一款小麦的样品。“小麦是我们产品重要的原料,十年前,我们和农科所合作开发出了这款软麦产品,用于生产。可能你们会觉得,中国不是很多小麦作物吗?但是中国的小麦都是做馒头、包子的,咬起来比较劲道,而做饼干需要口感比较酥脆的感觉,所以过去中国小麦品种并不适合做零食,所以专门开发了软麦,在中国进行种植。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我们自己的物流成本,另外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灵活性,让供应链更加短,反应更加迅速,更高效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明治和亿滋国际外,今年9月,全球前三大巧克力制造商之一费列罗Rocher推出的高端黑巧也是100%由费列罗杭州工厂制造的。
为中国消费者定制产品
当跨国企业突破了供应链的难点,将产品顺利送往各个零售渠道后,如何让中国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产品买单,又是另一道关卡。
在本届进博会上,费列罗带来的的新品——健达轻脆怡是公司总部第一次为中国量身定制的独家产品,它是基于对中国消费者一些消费需求的研究,来特殊定制的。另一款饼干类产品“Nutella & Go!”,费列罗对它的饼干与酱料配比和包装进行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一些调整。费列罗中国区总经理马如城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关注卡路里、糖分的摄取,所以该款产品在中国增大了手指饼干的克数,降低了涂抹酱(的克数)。
春节等中国传统佳节是中国消费者非常重视的消费场景,2023年兔年春节,曲奇品牌丹麦蓝罐曲奇的推出了兔年礼盒,将“兔子造型”中式民俗剪纸元素印上“908g兔年款”和“300克兔年限量款”,其中“300克兔年限量款”将经典长方形的“甜薄片”饼干打造为俏皮兔子形状,以生肖元素传递吉祥祝愿。
中国好丽友市场总监静北也认为,对于跨国食品企业来讲,产品或许可以打动消费者味蕾,但要想获得持续成功则必须深刻理解并融入当地文化,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链接。
除了产品本身与中国消费者的链接,跨国企业在中国本土零售渠道的铺设可能也需要和一些本土公司合作。目前,一些零售电商平台已经可以为国外的供应商提供大数据支持。譬如叮咚买菜就可以提供包括用户需求、消费偏好、销量预测、智能定价、缺货与损耗控制等服务,并将相关数据向供应商开放。通过技术导入、品质管控与升级,联合供应商开发差异化新品,并将其打造为品牌推向市场。
关键词: 跨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