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递!业绩变脸被监管火速问询,又有公司想借大额计提“财务洗澡”?

截至1月31日,A股共有260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披露正式告一段落。

数据显示,已披露数据的上市公司中,940家预计净利润过亿,也有653家公司净利润预亏过亿,其中135家企业预计亏损超过10亿元,13家企业亏损超过100亿元,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资料图)

这些业绩预亏的上市公司中,不少是因为计提大额减值导致业绩变脸,并因此遭到交易所的问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春节后仅深交所发出的业绩预告的关注函就多达39封,其中30封关注函都提到了计提。

因大额计提而业绩变脸,是否关乎“财务洗澡”,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就会有答案。

多家公司大额计提

业绩预亏、业绩下降并非不常见,但将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或三季度盈利、四季度巨亏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以商誉减值为主的大额计提却引人关注。就已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此类上市公司不在少数。

以沐邦高科为例,2022年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为1056.27亿元,最新预告显示全年净利润却亏损2.18亿元到1.78亿元,业绩亏损主要原因除了玩具业务营业收入下降,就是高达1.6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精研科技情况与之类似。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为1.51亿元,近期的业绩预告却显示,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亏损1.9亿元至2.45亿元。除了主营业务收入不及预期,单位固定成本偏高得分原因外,公司对部分项目的专项设备、产品及原材料库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7亿元至2.97亿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1亿元至1.2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7亿元至1.77亿元。

上亿元数额的减值计提并不算多,因为多家公司的计提金额已经超过十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金一文化预计2022年亏损19.5亿元至28亿元,其中除了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4%左右,增加的亏损主要是对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高达17亿元至19亿元。公司称,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客户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减值损失。

步长制药更是通过计划对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合计约30亿元到34亿元,2022年的净利润直接从前一年的12.89亿元,骤降至亏损约15.84亿元-19.36亿元。

类似的还有渤海租赁。该公司将10架位于俄罗斯境内未能取回的飞机,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损失2.9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8亿元),并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亏损20亿元-32亿元。

1月31日,国内A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世纪华通公告称,2022年净利润将大幅亏损60亿元-8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23.27亿元下跌358%-431%。一年之间,100亿元左右的利润差从何而来?世纪华通称,暂估商誉计提减值准备达到45亿元至60亿元;拟对部分被投公司及其他资产计提部分减值准备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前述商誉减值准备合计为63亿元至8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公告中还出现了高达百亿的计提减值。

以蓝光发展为例,计提了约 160亿元的减值损失,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7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继续亏损。如最终确定蓝光发展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将触及《股票上市规则》第 9.3.2 条“(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规定的对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股票将在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警惕上市公司“财务洗澡”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计提资产减值导致业绩变脸后,交易所火速下发问询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春节后仅深交所发出的提到计提减值的关注函就多达30封。其中,包括三丰智能、精研科技、金通灵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因预计计提大额减值导致业绩变脸或亏损扩大,而被交易所问询。

三丰智能收到的深交所关注函就提到,因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该公司2022年预计亏损3.75亿元至5.03亿元。而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3208万元,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其收购标的2022年各季度生产经营情况,说明商誉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说明本次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过程,是否存在通过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形等。

前文提及的精研科技也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相关存货及固定资产减值计提迹象发生时点,计提是否及时,计提金额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过度计提等情形。

深交所在对金通灵的关注函中,则是针对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约7000万元,要求说明是否存在调节利润的情形;针对预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预计诉讼损失约2.66亿元,深说明计提原因及合理性。

上市公司一次性大额计提在什么情况下才是适当的?什么情况下可能涉及“财务洗澡”?

德汇国际律师事务所(Dorsey & Whitney LLP)全球合伙人、北京管理合伙人刘思锐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为: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其中,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可进行资产减值计提。上市公司应根据其上市的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以及该公司会计政策的有关规定,对需要计提减值的资产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应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导致重大资产损失的原因、损失金额、资产(或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法、关键假设及依据等。

“一般来说,一次性大额计提极易引发“财务洗澡”嫌疑。“财务洗澡”是一种财务数据操纵行为,一般指公司为实现下一年度盈利增长或转亏为盈,而对当年度的净资产进行大额减值准备计提,这属于主观的盈余操纵,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危害投资者利益以及市场环境。”刘思锐称。

刘思锐说,上市公司应遵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等有关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出现减值的迹象。对于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进行减值测试。如资产确实存在减值迹象,则需要合理计算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若计算确定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对违法违规行为,《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发行人、证券上市交易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等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可以按照章程、协议以及业务规则的规定,采取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收取惩罚性违约金、向相关主管部门出具监管建议函等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因此,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计提资产减值的公告之后,证券交易所还可通过问询函进行监督,要求相关公司说明计提原因及合理性等。除此之外,证监局可以采取给予纪律处分、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以及行政处罚。”刘思锐说。

关键词: 大额计提 资产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