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荀玉根:预计今年能实现5%以上增长,全年最看好数字经济|首席看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GDP(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5%左右。
【资料图】
本周一股票市场整体表现平稳,上证指数微跌0.19%,深证成指微跌0.08%,创业板指上涨0.38%。其中受政策预期影响明显的6G概念、餐饮旅游、光伏等板块涨幅居前。
该如何理解这一目标的确定?哪些产业或主题会成为最亮眼方向?对股票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对话了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
他认为,5%左右的目标处于市场预期下轨,但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目标。他预计实际实现目标可能会达到5.2%。同时,他认为数字经济是全年最值得看好的领域,预计TMT板块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
此外,通过对公募数据的跟踪测算,他预计2023年公募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的规模或突破1万亿。
5%左右“比较务实”
第一财经:全国两会期间最受关注的一个数字就是“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当政府工作报告公布这一数字后,有业界人士表示略低于预期。你如何理解“5%左右”这样一个增长目标?
荀玉根: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等这些基调以来,过去三个多月,大家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定的增长目标,普遍预期会定在5%~5.5%这样的区间。最终的结果是定在5%左右,算是处于预期的偏下轨。
不过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目标。首先5%左右的目标并不低。去年GDP增长仅3%,如果今年实现5%左右,就是很明显的复苏。同时,定在5%左右,既说明现在是需要稳增长、需要恢复经济的,同时又是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恢复增长。此外,考虑到今年可能存在的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将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也是比较务实的。
而且从历史上看,最终实际GDP增速基本均能达到或超越目标增速。从1990年以来的32年,只有3年GDP增长目标没有完成,其他年份实际值都是比目标值略高的。今年我们判断也会比5%略高一点,预计能够达到5.2%。
全年最看好数字经济
第一财经: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强调了很多产业内容,从周一股票市场来看,消费、数字经济等领域涨势靠前。你认为今年最值得期待的产业主线是什么?
荀玉根:从中长期角度来看,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产业当中提高科技含量,强调科技自强自立。最终落实到产业上,就是“数字经济”。这也是我们全面比较看好的领域。
数字经济范围比较广,可以概括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根据统计局、工信部公布的的相关数据,数字经济在GDP当中的占比已经达到40%以上。数字经济需要三位要素,即数据、算力和算法。所以计算机、电子、通信等行业都会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
此外,今年稳增长强调以扩内需为抓手,所以疫情慢慢过去,消费会有明显恢复,消费数据的改善也是必然的趋势。
第一财经:在资本市场上,“数字经济”已经被追捧了一段时间。在你看来,相关板块是否已经被高估了?
荀玉根:如果简单从TMT行业来看,计算机、电子、通信这三个行业的估值,放在过去10年维度来讲,估值依然不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只不过过去3个月涨了一波,那主要也是因为前面跌太多了。
关键还是要看利润,利润起来之后估值是会被消化的。我们判断这个行业利润是会大幅增长的。比如计算机,我们预计行业利润增长会到30%,电子会到25%。
第一财经:现在数字经济相关的概念当中,以ChatGPT为代表的OpenAI已经成为市场一大热点。你认为,这个领域是否具有比较高的投资价值?是否被高估?
荀玉根:ChatGPT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应用场景。但人工智能还有很多其他场景,比如做手术机器人等等。这也属于数字经济范畴。
从A股来看,过去一段时间,由于ChatGPT概念火爆,人工智能相关的股票有比较积极的表现。但是从基本面来讲,兑现还有个过程。同时,当前鱼龙混杂,有的是借概念炒作,但有的在未来确实是会有基本面的反映的。所以,还是要跟踪具体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来甄别。
公募基金流入或达万亿
第一财经:结合今年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市场有观点认为,增长目标定得不算高,所以强刺激政策可能也不会出台。你是否认同?你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如何?
荀玉根: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总体都是偏宽松的。只不过宽松的力度和方向是有所指的。
比如,财政是强调要“加力提效”,财政相比货币政策今年力度会更大一点,同时发力的方向是扩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也就是说,财政花钱要花在未来有成长空间的领域。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看好的数字经济,就属于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
第一财经:对股票市场而言,资金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前有观点提出,“十万亿超额存款”或是股市增量资金来源。在你看来,今年A股增量资金将从哪里来?规模有多大?
荀玉根:资金面角度看,内资有望接力外资入市。本轮行情里内资接力外资已有迹象。
具体来看,陆股通净流入规模已从2023年1月的1413亿元降至2月的93亿元,而融资净买入额的规模则从6亿元升至431亿元,公募基金发行规模从182亿元升至328亿元。
对比历史上的市场行情和基金发行情况,当市场行情明显回暖后基金发行往往迎来放量,目前已在发行或通过审核待发行的偏股型基金总数约350个,按过去三个月基金平均发行规模10亿元/个来计算,则后续或至少有3500亿元的基金将发行成立。
此外从更长的维度看,过去三年疫情扰动,确实导致我国居民积累了一定的超额储蓄。往后看,随着疫情扰动渐去,叠加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的大趋势,A股市场有望成为居民超额储蓄流动的重要方向,因此公募基金有望成为推动未来内资增量入场的主要来源。
我们预计2023年公募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的规模,或突破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