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行业利差损风险,监管喊了20多家寿险公司开会

在低利率时期,是否会引发寿险产品实际投资收益低于合同预定利率,产生利差损风险?一场由监管发起的与此相关的全国性寿险公司调研3月23日即将进行。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银保监会当日上午将召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20多家寿险公司在北京、南京、武汉三地召开座谈会,以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加强行业负债质量管理。

谁去参会?


(相关资料图)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此次座谈会的召集范围包括行业协会及超过20家寿险公司,分为北京、南京、武汉三个会场召开,出席人员基本均为寿险公司的总精算师。

北京会场除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之外,还包括中国人寿、阳光人寿、中邮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信美相互人寿等8家险企;南京会场被召集的保险公司包括太保寿险、工银安盛人寿、安联人寿、中韩人寿等8家险企;武汉会场则包括合众人寿、国华人寿、国宝人寿、三峡人寿等7家险企。

“从这次参与调研的寿险公司名单来看,是比较全面的,代表了行业中各种类型的公司,包括大型寿险公司、银邮系公司、外资公司、中小公司等。从各个类型公司反馈的情况来综合的话,也比较能够全面地反映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名即将前去参会的险企总精算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座谈会谈点什么?

从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此次调研重点包括六大方面,分别是:

(一)公司负债成本情况。包括:普通险预定利率分布、分红险预定利率和分红水平、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和结算利率情况、销售费用情况等。

(二)公司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包括历史投资收益水平、负债与资产期限匹配、成本收益匹配情况等。

(三)对公司负债成本合理性的判断,如果认为负债成本不合理,说明公司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四)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公司的影响,包括对新产品定价、存量业务退保、销售行为、市场竞争变化分析等的影响。

(五)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行业的影响。

(六)对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推动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负债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内容其实也囊括了寿险公司负债管理的要点,我们这两天都在为明天的这个会议调研内容做一些数据、分析等准备。”上述总精算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明天的座谈主要还是为了调研,估计不会立刻就有相应动作,但这些显然是为了后续的政策进行铺垫。”

为何会有此次座谈会?

“目前我们处在低利率环境中,而部分险企近期的产品预定利率可能会到3.5%,预定利率具有刚兑性质,中长期来看,如果低利率环境没有太大变化,那利差损必然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监管近年来也一直在关注这一问题。”谈起此次座谈会的起因,上述总精算师表示。

所谓利差,指的是保险公司实际的投资收益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之差,利差益即为实际投资收益高于预定利率,反之则面临利差损。产品定价及投资风险的管控失效均可能造成利差损风险。

一旦发生利差损,保险公司的经营无疑将面临重大冲击,由于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存在刚兑性,一旦投资收益无法覆盖产品预定利率,则会出现偿付能力问题,现金流将面临枯竭,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挑战,由此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几年,为了吸引客户,一些平均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险横空出世并受到广泛欢迎,但面对低利率环境,这样的产品显然容易发生利差损风险。2019年,为了防范利差损风险,监管部门对人身险预定利率进行调控,当年年底,定价利率4.025%的年金险彻底退出市场。

2020年8月份,因部分人身险公司的万能险账户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存在利差损等风险隐患,银保监会约谈了12家人身险公司总经理和总精算师,责令其立即整改,根据万能账户实际投资情况科学合理确定结算利率。

上述总精算师称:“在4.025%年金险之后,一些公司的产品预定利率仍然有3.5%,包括近两年火爆市场的增额终身寿险,直接抬高了其负债成本。”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保险资金年化财务收益率分别为3.66%、3.47%、3.76%,这已比较接近预定利率。由此来看,监管对于保险负债成本的管理和利差损风险的关注不无道理。

行业资管人士普遍的看法是,去年叠加疫情影响、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资本市场动荡,从而让保险资金投资业绩不太好看,而今年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尽管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将有所回暖,但防范利差损风险仍然会成为未来保险行业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尽管短期内可能还不至于发生太大的风险事件,但寿险产品往往期限较长,从中长期来看,利差损风险显然是需要担忧的。”上述总精算师表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