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讯!李宗光:CPI年内仍可能进一步明显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增长0.7%,低于前值和预期的1%;PPI同比增长-2.5%,低于前值的-1.4%和预期的-2.3%。CPI与PPI均出现超预期回落,表明经济通缩的信号越来越明显了。
我们在去年年底,便提示了内生性通缩的风险,上个月也撰文强调:通缩从未远去,它在卷土重来。从3月份数据看,随着猪肉、油价等影响通胀的主要扰动因素逐步退潮,甚至成为拖累,通缩趋势正在快速显性化,CPI年内可能进一步大幅下降。
(相关资料图)
通胀显著回落,通缩信号越发明显
3月,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均继续回落,通缩信号更加明显。3月,CPI同比增速0.7%,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弱于市场预期的1%。CPI环比也下滑0.3%,连续第二个月回落。
CPI同比与环比持续大幅超预期回落,显示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缩风险。
3月份CPI同比下行,主要受能源及汽车价格回落影响。从CPI分项看,食品和非食品CPI同比增速分别为2.4%和0.3%,分别较上月回落0.2和0.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通胀回落主要受鲜菜价格周期性回落影响。3月,鲜菜价格同比下滑11.1%,降幅较上月扩大7.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出现周期性回落。受去年低基数效应影响,猪肉价格在3月成为通胀拉动项,同比上涨9.6%,增速反而较上月提升5.7个百分点。
非食品通胀回落,主要受汽车、原油价格回落影响。年初,特斯拉等一众电车车企降价潮仍未结束,3月份,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本田等传统燃油车品牌也纷纷推出购车补贴,东风系车型在湖北武汉的优惠甚至高达9万元,这导致3月CPI的交通工具分项同比降幅由2月份的1.8%扩大至3.3%,创下近20年新低。
同时在3月份,受硅谷银行、瑞信等事件的冲击,市场对经济预期一度十分悲观,相应的原油价格也大幅回落,其间最大降幅高达16%。这也拖累了3月份国内汽油、燃油价格,CPI燃料分项同比增速大幅回落,由上月的0.5%转为-6.4%。
服务价格则受益于国内消费复苏,3月上涨0.8%,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宾馆住宿、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价格分别上涨37.0%、6.1%、5.9%和5.3%,涨幅均有所扩大。
去年两大因素掩盖了通缩的严峻程度
去年以来,通缩形势恶化。2022年初,核心CPI同比增速还在1.2%。但由于经济持续低迷,同年9月核心CPI增速跌至0.6%,内生性通缩已十分严重。
但猪周期和俄乌冲突下的能源扰动,掩盖了当时已较为严重的通缩问题。2021年下半年以来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过度去化,导致2022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上行。猪肉平均批发价由2022年3月的18元/公斤一度接近翻倍,最高涨至近36元/公斤,同比涨幅最高超90%。
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行。布伦特原油价格由2022年2月的95美元/桶,最高涨至近140美元/桶,并且全年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95美元/桶以上的高位,同比涨幅最高接近70%。
两大扰动因素叠加,导致我国CPI同比增速由去年初0.9%的低位,持续上行,最高涨至9月份的2.8%。而同期核心CPI为0.6%,处于当年最低点。
去年年末以来,猪肉价格以及原油价格迅速反转,使整体通胀迅速向核心通胀“收敛”。去年11月以来,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便由高位迅速回落,至20元/公斤左右,同比涨幅也大幅回落至10%左右。从原油价格看,去年6月后,俄乌冲突对国际原油价格影响逐步消退,加上主要国家经济开始放缓,原油价格由高位回落。今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左右,回到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3月份,油价同比增速已为-30%。
在这种反转下,我国通胀也受到拖累,CPI同比增速由去年2.8%的高点,回落至今年3月份的0.7%。而核心通胀几乎没有变化,3月为0.7%,与去年CPI高点时的0.6%,基本持平。
扰动因素反转,通缩压力将快速显性化
未来,猪肉价格以及国际能源价格大概率维持震荡走势,基数效应下,其对CPI的影响将由拉动变为拖累,从而推动CPI进一步走低,通缩形势将更加表面化、显性化。
从猪肉价格看,据能繁母猪数量推测,若无重大冲击,未来生猪供给仍将有小幅提升,对猪肉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制,大概率在20~30元/公斤的价格区间内震荡。
需要注意的是,生猪价格自去年3月到10月持续走高,若今年猪肉无明显波动,其对通胀的贡献将在未来6个月转为负值,甚至加速扩大至-40%,而去年CPI猪肉分项同比增幅最高达到50%,一正一负将大幅拖累整体通胀。
对于油价而言,未来虽然由于需求减弱是大概率事件,但在供给端,OPEC有动力也有能力将原油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近期OPEC+多国宣布实施自愿石油减产就是例证。因此,今年油价大概率在70~90美元/桶的区间内震荡运行。
同样由于原油去年1~6月持续高涨的基数,未来原油价格同比增速也会在-30%左右震荡,今年至少是上半年,输入性通缩压力或将持续。
在此双重压力下,CPI同比增速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出现负值。不过对于可能出现的CPI负增长,我们也应理性看待。这主要是由于猪肉以及原油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结果。猪肉价格以及原油价格的回落对我们来说并不是坏事,不仅能降低生活成本,又能为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当前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核心通胀的长期低迷,它显示的是我们内需恢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劲,这才是通缩的本质。想要尽快摆脱内生性通缩的恶性循环,需要继续维持稳增长政策的强度,进一步发挥政策托底的作用,积极引导预期,让居民敢消费,让企业敢投资,最终实现内需的有力扩张。
我们之前反复强调,通缩犹如牛皮癣,一旦沾上,极难清除,其危害甚大,不应坐视不管。否则,通货紧缩与人口负增长共振叠加,将会对我国长期经济发展和安全构成挑战。所以应该务必重视,拿出实质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系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经济机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