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负债端成本继续压降,两类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下调

继多家股份行补降定期存款利率后,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也将迎来下调。

日前有消息称,相关部门通知,对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进行调整。国有银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BP,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BP,相比之前分别调降30BP、50BP。5月11日,第一财经从某国有大行确认了上述消息,自下周一(15日)起将下调。

不少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调整主要针对此前管理缺位的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与引导定期存款利率下行互为补充,是完成一轮存款利率调整的闭环。该举措对于规范协定存款定价秩序作用较大,将减少存款定价的无序竞争,合力压降银行负债成本。


(相关资料图)

两类存款利率迎下调

所谓协定存款,是对公(企业及事业单位)存款的品种之一,协定存款业务是指符合开立基本存款户或一般存款户的企事业单位在商业银行同意后,其账户保留用于业务备付资金以外的存款资金按单位协定存款利率计息的存款业务。协定存款内的存款享受两种利率计息,即基本额度(如10万元或50万元)内的存款按活期利率计息,超过基本额度的部分按协定存款利率计息。

通知存款则同时兼有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性质,是不固定期限,但存款人必须预先通知银行方能提取的存款,通知期限为1日、7日两种。按日计息,利率视通知期限长短而定,一般高于活期,低于定期存款。

“前段时间一直调的是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利率,那些品种利率偏高、占比也高一些,现在轮到通知存款和协议存款了。”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调整与前期利率调整互为补充,从而增强存款利率下调的有效性。

根据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调整表(2015年10月24日)数据,目前协定存款基准利率为1.15%,1天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80%、1.35%,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

但银行执行情况各有不同,国有大行利率相对较低,中小银行利率相对较高。

目前六大行1天期、7天期通知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0.45%、1.00%,协定存款利率为0.90%,活期存款利率为0.25%。

以中国银行为例,其官网显示的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和活期存款利率便是如此。不过,工商银行手机App显示,目前该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最高可至1.75%,1天期通知存款利率最高可至1.20%。

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略高,也有所差异。例如,浙商银行目前1天期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7%、1.25%,协定存款利率为1.05%,活期存款利率为0.25%;锦州银行方面,1天期、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8%、1.35%,协定存款利率为1.15%,活期存款利率为0.455%。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此前认为,在实际运行当中,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利率普遍存在高息的情况。作为高流动性的存款产品,个别中小银行协定存款利率甚至达2%以上,接近或高于1年定期存款利率。有必要将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纳入利率自律管理机制,将此等类活期产品比照活期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进行管理。

对变相“高息揽储”进行规范

对于调整,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此举对银行息差、利润提振有限,但信号意义较强。

这是因为,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主要针对特定存取需求的客户,面向的范围较为有限,因此在银行存款中占比并不高。

“一些银行的这两类存款占比在20%以下,有些银行更少,在10%以下。”董希淼称。

“以四大行的单位通知存款为例,常年只占企业存款总规模的3%~4%。”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认为,存款利率自律机制创设以来,两轮利率调降都集中在活期和定期存款,实际上忽略了这些介于活期和定期存款之间的存款利率调整,当下有必要一次性调整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估计,协定存款等规模在20万亿~30万亿元,占总存款比例的10%左右,估算新规将降低银行总存款付息率2BP左右。廖志明认为,这对于规范协定存款定价秩序作用较大,将减少存款定价的无序竞争,合力压降银行负债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调整除了压降银行负债成本,释放相应的政策信号外,政策着力点还在于对“高息揽储”等行为进行规范,以规范中小银行通过“价格战”对国有大行存款增长的“挤压”。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都具有类活期存款的特征,但在实际情况中利率却远高于活期存款,属于变相“高息揽储”,因此本次主要对这类产品进行规范。

相比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受影响相对较大。廖志明预计,新规会普遍降低中小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但对大行及部分股份行的影响很小。

“预计大行调整有限,但中小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将会有比较明显的下调。此次调整也会增加一些银行的揽储难度。”明明说。

存款利率下行仍是大势所趋

银行负债成本管控必要性正在逐步增强,此次协定存款、通知存款调价再次释放政策层面意图,压降存款成本仍是大势所趋。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仅增长1.3%,增速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而去年全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仍达5.3%。

同时,商业银行净息差也呈逐季下降之势。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较上年下降17BP,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净息差首次跌破2%大关。

贷款收益率的大幅下行,加剧了银行息差压力,使得净息差显著下行。

董希淼表示,银行息差缩窄及净利润增速下滑,与银行持续减费让利有关,但影响了降低融资成本的可持续性,也将影响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通过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来延缓息差缩窄压力、稳定收益水平,在当前仍然具有必要性。

事实上,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历了多轮下调,2022年4月、9月,全国性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利率。今年4月以来,部分地区性银行、中小型银行下调整存整取挂牌利率或网点利率,以地方性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为主。5月,还有3家股份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4月,国有银行1~3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下跌,其他期限上涨;股份制银行3年、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下跌,其他期限上涨;城商行1年及以上期限存款平均利率下跌,其他期限上涨;农商行6个月及以上期限存款平均利率下跌,3个月期上涨。整体来看,各类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居多,短期存款利率上涨居多,国有银行利率调整幅度较小,城农商行利率下调幅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农商行,4月份1年、2年、3年、5年期存款平均利率分别环比下跌5BP、3BP、2.5BP、11.5BP。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指出,“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引导商业银行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正是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的具体体现。

“长期来看,存款利率下行仍是大势所趋。”廖志明认为,2023年经济有所复苏,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的紧迫性不高。但银行普遍以量补价,使得贷款价格战激烈,贷款利率很难上行。考虑到存量贷款重定价等影响,2023年银行息差压力增大,控制存款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中小银行或有动力主动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董希淼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可能。但考虑存款利率目前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以及随着宏观经济回复、融资需求上升,未来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