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各具重点,上海高质量发展形成多区合力
在上海徐汇滨江的商务区里吃一顿AI机器人做的饭,去静安区有机更新的历史建筑里感受老上海风情与国际化消费时尚的交融,再在虹桥品汇逛逛进博网红商品、喝上一杯进口咖啡,然后在松江的G60科创走廊见证自主研发的底气与长三角一体化的成效,去上海的东南角——临港新片区领略全球科技前沿的实力……在为期四天的“高质量调研”上海采访活动中,诸多生动的场景,凸显出上海不同区域的产业特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资料图片)
5月14日,“高质量调研”上海采访活动走进了徐汇滨江的西岸智塔。作为徐汇代表上海入围国家战略性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建设人工智能新高地“t计划”的重要载体,这里集聚了当下最顶尖的研发机构与应用示范企业。
徐汇西岸集团董事长李飞宇表示,以西岸智塔为旗舰,上海西岸数字谷已经构建起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期智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阿里巴巴、华为鲲鹏、商汤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顶尖研究机构汇聚于此,共同打造徐汇区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18年以来,西岸举办或参与举办连续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动众多标杆性企业落地集聚。除了西岸数字谷,上海西岸发挥成片开发、系统建设、整体品牌优势,还打造了西岸传媒港、西岸金融城、西岸热力修长、西岸生命蓝湾、西岸数智中心,六大百万级体量产业组团,构建起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互为支撑的产业生态。
当天下午,位于静安区中心位置的历史建筑张园迎来了大量前来打卡的消费者。去年11月27日,张园西区率先揭幕,16幢建筑中,包含了市优秀历史建筑12幢、区文保点4幢,其商业则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引入国际顶尖品牌入驻,并注重“首店”“首秀”“首发”效应。
于今年3月刚刚入驻张园的以自行车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品牌,而意的品牌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选择在这里开出品牌的旗舰店,既因为这里曾诞生了最早的自行车市集,也因为作为历史性地标建筑,张园自带的流量让品牌更容易获得人气和曝光度。
5月13日,在走访松江G60科创走廊期间,上海长三角G60科创经济发展集团董事长由杨对第一财经表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构成了智能经济方阵,已经走出了一条独立的自主创新之路。在这里自主孵化的解决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中诸多关键“卡脖子”环节的科创企业,实现了一系列从“0到1”“1到N”的技术攻关并产业化。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板上市企业约占全国的1/5;高新技术企业4.42万家,占全国1/8;地方财政收入上升到1/12。
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涛告诉第一财经,借着G60科创走廊的“东风”,他们早在2009年就申请的一项专利技术打开了市场局面,在2019年成为了商飞的供应商,也把业务范围从汽车领域扩展到了航空航天领域,大大提高了附加值。近年来,公司的规模每年保持20%~30%的稳步增长。
在上海各区各具特色和重点方向的产业集聚和升级中,高质量发展还体现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上,也受益于包含法制化在内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落地。
除了“一网通办”改革的持续深化,上海还在加快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以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三年一度的《国际仲裁调查报告》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全球最受欢迎仲裁地前十名,位列第八。
在对标国际化的法制保障中,上海执法上的温度与柔性则直接影响着企业对于营商环境的感受。
一个直观的例子在于:上海自2019年率先开展了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下称“轻微不罚”)探索,提出依据行政处罚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制度,并迅速推出国内首份省级轻微不罚清单《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这被称为“有温度的执法”。
在13日的采访中,戴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肖傲霜表示,企业在运营和发展壮大过程中,难免会有无心之失,比如一些容易出现但发现后可立即纠正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如果动辄因此受罚,不仅增加企业成本,更意味着对商誉产生影响,阻碍企业长期发展。像“轻微不罚”这样有温度的柔性执法,激发了市场活力,也让更多外企可以在中国、在上海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在5月11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上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继续保持4万亿量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3%,科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效能进一步显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