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出现第二波疫情是科学规律,但整体波幅低症状轻医疗资源应对有效
世界卫生组织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随着XBB正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国主要新冠流行株,如何做好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接受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说,新冠疫情出现“第二波”是科学规律,全世界只要对疫情进行监控的国家是毫无例外的,随着人群免疫力的降低和病毒的变异,它会出现。但是这一波整体的波幅低,症状要轻,医疗资源的应对也更有效。此外,大家感染的时间节点、感染的病毒株可能都不同,所以免疫屏障慢慢降低,出现二阳的人比例会越来越高,但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相关资料图)
金叶子/摄
“这个时候我们的病死率会非常低,虽然仍然处于病毒感染的一个时间节点内,有很长的拖尾效应,但是它对于我们整体的经济生活,不应该造成巨大的影响,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过度采取防疫的措施,不应该成为困扰大家进行正常经济生活的阻碍。”他说。
5月26日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奖励大会召开,张文宏、阮巧玲、王新宇等组成的团队 “新冠疫情下的全民抗疫与健康生活科普”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特等奖,该项目相关视频或话题阅读量超过60亿次,对海外华侨与留学生的科普连线视频全网播放超过1亿次。
“通过这一次疫情,我们最终知道能够走出疫情科学是核心,我们也应该借助这次疫情,对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有更高的一个理解。”张文宏说,如今新冠疫情进入了一个常态化的波动的状态。面对大流行过后的科普,应该是一个持续的润物细无声的状态。
对于近日以来增多的“二阳”病例,张文宏认为,近日的这些“二阳”并没有过多影响到社会生活,这种应对方法是正确的,之所以他们团队最近没有发布太多有关二阳方面的科普内容,原因也是现在无论是从民众还是政府的处理都有条不紊。“最近我们对二阳的比例已经做了相应的科学研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会对此做一些科普。”
课题组供图
谈到大流行之后的防疫工作,他表示,更多的工作要交给国家防控部门、政府以及医务工作者,第一方面就是对病毒始终进行持续性的监测;第二是关于疫苗接种的准备,以及充分的药物储备;第三就是救治医疗的力量。张文宏说,哪怕后面疫情再来,一定是波幅低,重症程度也低,同时医疗资源充分,全球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宣布走出了公共卫生的紧急状态,“疫情不应该成为困扰大家进行正常经济生活的阻碍”。
随着最新流行的XBB等新冠变异株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引起新冠感染规模上升,他再次强调了疫苗的重要性。
张文宏解释,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打了三针疫苗还是阳了的情况,这是由于这次病毒传播速度快,出现免疫逃逸。
国际上有大量科学文献证明,单纯性的自然感染是比不上打过三针疫苗以后再感染再获得的抗体,这种混合免疫对出现的新病毒仍然有一定的作用。“抗体滴度水平不够高,那么你对它的抵挡能力就低,所以没有打过疫苗的人群,哪怕自然感染过病毒,未来再次感染的风险就要高于打过疫苗者。”
他补充说,打过疫苗和没有打过疫苗的人群,感染时发生的重症程度比例也不一样。现在国际上有一些共识,感染过了的脆弱人群,将来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以及发生重症的风险仍然比一般人群要高,建议这些群体接种疫苗。
“未来我们也期待更多更新的二价疫苗可以覆盖奥密克戎,我相信未来对于新冠的处置方式,越来越会跟流感的处置方式接近。我们对于脆弱人群,要进行一个定期的疫苗接种,同时对于高危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在这里也倡导大家不定期要进行疫苗的接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