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中国郑秀凤谈守护中小微:做企业的伙伴,打通经济的“毛细血管” 当前看点

拉长时间轴来看,如果说大型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那中小微企业之于实体经济又扮演着什么角色?拉近时间轴再看,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几何?下面这组数据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显示,彼时的中小微企业就已经贡献了中国80%的就业、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同时也是中国创新的主体。根据IDG的报告,2021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881万户,比上年增长8.5%,其中专业服务和批发零售领域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增长最快。《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研究报告》则显示,2021年中小微企业在自主创新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占比已经达到82%,技术创新占比74%,专利发明占比66%,贡献了全国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


(资料图)

工信部近期公布数据称,2022年,我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52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经营收入超过了80万亿元。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达8997家。

因此具象地形容,或许大型企业如同大动脉清晰有力,中小微企业则如同毛细血管盘根错节,在经济稳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高质量的中小微企业也层出不穷。

但是,当面对经济增长放缓、竞争格局变换、转型压力激增,中小微企业不断面临着新的生存课题。而金融机构作为“疏通血管”的重要角色,与中小微企业亦坐在同一考场。它们既是观察者,也是见证者,更是经历者。

“疏通”经济的“毛细血管”

说到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国际经验,星展银行无疑有一定的发言权。在新加坡诞生初期,星展银行就服务当地中小企业,是新加坡最大的提供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30年前,星展银行正式进入中国,不久便专门设立了服务中小企业的部门,成为中国最早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外资银行之一。

因此,当谈到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瓶颈,以及银行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及机构银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星展基金会董事郑秀凤不仅有长年的观察与经验,更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加入星展中国之前,她正是负责星展集团在亚洲的中小企业业务的主管。

郑秀凤表示,中小微企业作为最普遍、最活跃、最有韧性的市场主体之一,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更是特别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主体,是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她认为,银行想要服务好中小微企业,首先要走到中小微企业当中去,真正地倾听、看见乃至了解、理解中小微企业。

据郑秀凤观察,中小微企业最需要的就是流动资金管理,80%的融资需求都是流动资金,而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融资难”和“融资贵”两大方面。

在授信流程和授信方式上,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有限,贷款的持续性难以得到保证。比如,银行通常会设定一个一年期或三年期的固定贷款期限,企业倘若需要续贷,则需要重新走一遍申请流程。这意味着,如果不在贷款到期前提前做好新的贷款申请,企业资金就有可能面临缺口。“融资贵”的难题,则是来自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的贷款利率偏高,以及繁杂的手续费。

为助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轻装上阵,星展银行针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拆解。在授信方面,星展银行提供了灵活的综合授信方式,包括根据需求总量授信,基于实际需求可灵活循环提款、灵活还款等,为企业解决贷款资金衔接问题的同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贷款资金占用。在降低企业成本方面,星展银行积极参与支付手续费减费让利行动,主动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支付及相关手续费,持续推出和维系多项普惠金融优惠措施。

为更好地帮助中小微企业、满足企业主对企业经营、个人、家族的全方位需求,星展银行还提供了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和服务,包括企业融资、外汇交易、资金管理等。同时,星展银行与企业一起构建金融生态圈,帮助中小微企业建立关系网络。

早在2018年,星展银行就宣布推出“星展企业邦”这一社群平台。通过该平台,中小微企业主可以拓展自身的业务和网络,接收最新的市场变化,还能获得接触其他亚洲企业主、风险资本家、有商业影响力的人士、星展产品业务专家、商业顾问等机会。即使前几年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受到限制,星展银行也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开展了包括“疫情下的外汇市场分析”、“银行数字化解决方案”,“新三板转板上市机制解读”等话题路演。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8000名会员在该社群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互动。

陪伴与真诚,方能建立双向信任

郑秀凤强调,中小微企业在寻求银行帮助的过程中,沟通是双向的,信任也是双向的。不仅是银行需要厘清企业的真实情况和需求,企业也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事实上,郑秀凤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理解和情怀,也与她自身的经验息息相关。在进入银行业之前,郑秀凤也曾经营、管理过一家餐饮类的小微企业。“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对企业的运营细节很熟悉,知道中小微企业的痛点在哪里,中小微企业主容易出现哪些短板,从而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切入。”郑秀凤称。

在与中小微企业“打交道”的第一天起,直至今日的35年岁月里,郑秀凤踩着时间弹出的琴音,望向市场的变迁。她见证了数家企业从中小微成长为龙头,也经历了更多的企业的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这一路,郑秀凤始终对中小微企业充满热忱,也将帮助中小微企业看作是职业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中小企业业务并非‘借钱’那么简单,需要做到陪伴进步,共同成长。”郑秀凤认为,银行相比“债主”,更像是伙伴,需要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盈利模式、上下游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相对地,企业在申请贷款时也要把自己的问题讲清楚,是否存在流动资金不足,是否需要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是否存在信用记录问题,业务模式是否清晰且有发展前景,主营业务是否符合产业扶持方向等等。”

郑秀凤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就曾提到,对于银行而言,抵押品只是增信方式中的一种,星展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还看三点:一是商业模式,对企业管理流程要非常清楚;二是看企业主的企业家精神,观察他们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想法,而且拥有将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动力和能力;三是看现金流,比如某些资金交付出现拖延,银行要知道原因。

但郑秀凤也坦言,即便如此,银行也无法避免坏账的产生,因为数据是证据,但不一定是真相。“遇到坏账的时候,我会反思为什么当初决定提供融资,企业遇到了哪些超预期的问题,还有哪些盲点是没有提前想到和看到的,以后再遇到类似企业和情况要如何处理。”她表示,“利用好每一笔坏账的经验,从失败中学习,才能在下一次更好地甄别和服务。”

灵活快速应对变化、深思熟虑地走向全球

1992~2001年间,创业的潮流风起云涌,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2001年,中国宣布加入世贸组织(WTO),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历史上的关键事件。自此,中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小微企业也开始广泛参与到了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中,不断拓展从本土到全球的生态圈,挖掘新的增长机会。

郑秀凤发现,与大型企业不同的是,中小微企业对新事物的捕捉能力强,接受速度快,也善于通过新产品为企业经营增幅。瑞达集团,就是中国中小企业在时代浪潮中勇敢奋进的一个缩影。

2002年6月,下海十年的胡家达掏出多年身家积蓄和朋友们的凑股,以400万元在深圳福永镇创办瑞达电源,专门生产电池产品,不到半年时间就创造近亿元的产销额。这一年,中国外贸出口的增长超过20%。

商业出海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文化、语言、制度差异以及合规等问题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因此,2005年,出口业务需求猛增的瑞达集团与星展银行开启合作,在安全储能的道路上实现了“通达四海”。18年间,通过提供灵活、便捷的金融支持,星展银行帮助瑞达发掘了潜在商机,也陪伴跨越了许多个艰难时刻。如今,瑞达集团已从中小企业发展成年度总营业额80亿元,员工6500余人的大型企业。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的浪潮看似对所有企业都公平,但经济的周期性以及不同市场错综复杂的差异性则是浪潮之下的暗礁。当机遇与风险不时互打照面,有的企业出海如瑞达般成功,也有不少的企业实则很快折戟沉沙。

“有时候,企业保守一点不是坏事。”郑秀凤称,“很多时候,企业不是因为主营业务撑不下去而消亡,而是因为投机而破产。”她表示,要警惕非常“火热”的投机机会,当市场一窝蜂涌向某一个产业时,也意味着价格已经被炒高。因此郑秀凤建议,中小微企业应花更多的精力做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领域,把主要产品和服务发展得更具竞争力、加固了护城河后,再考虑多元化。勇敢且深思熟虑地走向全球,步子才能迈得更稳。

在郑秀凤看来,当前,已经走向全球化中小微企业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供应链不确定性、汇率波动加剧等。为此,星展银行不仅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定制的一揽子跨境金融解决方案,还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资金融通。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贸易长期化受损趋势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星展银行在2022年共推出5个合作平台。这些平台具备数字和供应链融资的综合能力,主要涉及电子商务、物流和大宗商品等行业。到2022年底,该数字平台惠及超过15000家亚洲中小微企业,星展银行在亚洲的供应链金融交易中有90%通过平台进行。

此外,星展银行还开发了“星展大湾区一站通”,包括足不出户完成跨境收付款的星展e汇通、线上供应链融资平台“星展e链通”、远程处理日常银行业务的企业网银IDEAL、实现全球百种外币的线上跨境支付的“随星全球汇”、实现快捷的线上跨境汇款“星展速汇通”,星展可应大湾区企业需求,联动星展香港,助力企业在香港地区的业务拓展,企业可通过一站式网银平台IDEAL,对全球银行账户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已经取代欧盟,成为中国出口第一的所在地,新加坡正是东盟最重要的贸易服务金融枢纽。作为新加坡最大的银行,星展银行发挥新加坡母行在东盟的网络优势,积极开展背对背信用证开立及贴现服务,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星展银行全力支持内地企业在东盟当地顺利开拓项目。

打造正向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作为最普遍、最活跃、最有韧性的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

2023年,星展银行对亚洲六个重要市场的中小企业开展了一项名为“可持续发展催化剂”(Catalyst of Sustainability)的调研。针对国内企业家的调研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要,83%的中国内地高管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列为其业务的重中之重,这一比例与亚洲的总体水平一致。63%的中国中小企业主认为实施ESG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实现业务增长和绿色低碳转型之间的平衡。77%的中小企业主表示,企业实施ESG的首要驱动因素来自于全球价值链所带来的影响,71%的中小企业主还认为相关政策和银行金融机构开发的ESG产品也是关键驱动力。

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已认识到ESG对于开展业务的重要性,也计划将其纳入企业经营之中,但仅部分企业找到了方法,许多中小微企业才刚刚上路。报告显示,约83%的小型企业、92%的中型企业和93%的大型企业已经制定了或正在制定ESG策略,然而仅有37%的企业在如何实现目标上有清晰的路线图。

60%的中国中小企业主提出当前ESG相关技术知识和ESG专家不足,60%的中小企业主认为绿色低碳转型成本与投资回报率的评估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有近80%的受访者则表示企业需要在ESG数据核算、标准申报等方面的专业指导。57%的受访者建议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ESG披露标准体系。

综合来看,中小微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的过渡阶段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考虑如何在企业转型的同时实现业务增长。在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过渡阶段,它们拥有创新的想法和稳健的商业增长计划,但往往受到资金的掣肘而举步维艰,面临平衡经济效益和兼顾社会效益的两难境地。

对此,郑秀凤提出了实用建议,由于大型公司拥有更优渥的资源,在向更可持续商业模式转型的道路上,它们自然遥遥领先。中小企业可以从关注重要的ESG要素开始,评估这些要素是否能够改善它们的经营效益。例如,能源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使用节能设备来降低能源成本,从而推进脱碳工作;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关注社会责任方面,提高员工的健康安全,或者改善多元性、包容性和平等性。通过这种方式,中小企业可以将ESG融入它们的业务策略中,实现协同效应。而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创新型社会企业一直是星展银行和星展基金会的战略重点之一。2022年,星展银行向亚洲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了约合人民币46亿元的无抵押贷款支持,其中超过98%的款项流向了微型和小型企业。

郑秀凤提出,应鼓励和支持内地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小企业,通过星展银行和基金会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及社会创新奖助金计划,打造正向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为内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星展银行除了赋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还通过星展基金会扶持尚处于初创阶段的社会企业,支持社会创新。星展基金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九年时间里已经扶持了亚洲地区超过800家具有商业影响力的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其中约有100家企业通过“星展社会企业奖助金计划”获得了总额超过人民币6800万元的资金支持,有超过30家来自中国的社会企业得到了资助,在各自的领域跨越界限,不断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解决社区议题,受益人群过万。

2023年5月,星展基金会宣布“社会企业奖助金计划”全新升级为“星展亚洲商业影响力大奖”,从即日起至2023年6月15日开放申请通道。获奖企业将有机会获得最高可达人民币130万元的奖助金,并享受包括能力建设、导师培训以及加入“星展合作伙伴生态圈”等全方位的银行服务和专家资源。

“我们要关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社会企业,今年,星展基金会将‘亚洲商业影响力大奖’的申请范围扩展至以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为使命的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运转的链条里,具有正面社会影响力的经济活动,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产生持久的正面影响,经济支持必须具有包容性。星展银行致力于赋能中小企业发展,而通过星展基金会的支持,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兼顾且平衡经济效益。”郑秀凤最后说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