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水力发电量已出现大幅下降,今夏电力保供怎么做 今头条
6月13日9时30分成都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5月底以来,成都气象台已经发布了多个橙色预警信号。
去年夏天,四川和重庆地区遭遇了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大电力负荷的“三最”叠加局面,电力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今年川渝地区以及水电大省云南的情况又将如何?
预计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汛期,四川较常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总体保供形势不容乐观。较2022年,则有所缓解,但是降水分布不均匀,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科学主任申彦波预测分析认为。
6月12日,“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对话——极端气象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专题论坛在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举行,申彦波做了《汛期气候预测及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分析》的演讲。
他预测,今年汛期,四川东部、重庆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1~2摄氏度,四川全省平均气温较2022年同期偏低。西南地区东部及华中中部可能出现区域性气象干旱。四川东北部降水偏少二至五成,全省平均较2022年偏多。
申彦波表示,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气温偏高将成为常态,降水的时间和空间不均性会增强,极端强降水和极端干旱可能频发。新型电力系统各关键环节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电力领域需关注天气变化。
从发电端来说,不管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对天气变化都是高度敏感的。从输电来说,电网的输电线路等都对灾害性天气高度敏感,极端高温和持续性高温对于用电负荷影响是非常大的。所有的环节综合起来,整个电力交易对天气气候的变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四川和云南水电装机容量占全部装机的近80%,是全国最大的两个水电省份,其能源结构主要依赖于水力发电,因此气温和降水对其影响十分明显。受降水影响,今年以来,四川和云南两省的水力发电量已经出现大幅下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显示,今年1~4月,四川水力发电量增长6.5%,但是4月份,四川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1.9%;1~4月,云南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1.4%,3月和4月分别下降14.2%和41.9%。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公司(600025.SH)公告显示,其一季度完成发电量156.1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44%;上网电量154.84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46%。报告称,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22年汛期来水不足,导致2023年初水电梯级蓄能同比减少61.37亿千瓦时;二是2023年一季度澜沧江流域来水同比偏枯约1成,其中乌弄龙、小湾和糯扎渡断面来水同比分别偏枯6.7%、12.3%和13.6%。
受水电发电量下降的影响,今年3月以来,云南在一些重点行业实施了负荷管理,其中,一些电解铝企业收到压减负荷的要求。
为了保证夏季水力发电,水利部门也在采取措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官方网站6月10日发布消息称,当日,长江流域纳入联合调度的控制性水库共腾出正常蓄水位以下约870亿立方米库容可调蓄洪水,较设计防洪库容多165亿立方米,总体完成年度消落任务。
该消息称,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长江流域来水持续偏枯,电站发电和中下游供水、航运需水较大,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统筹多方需求,调度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有序消落,累计补水约386亿立方米,平均增加中下游流量约2200立方米每秒,抬高中下游水位0.5~2.5米,有效保障了流域供水、航运、生态、发电等用水安全。
消息还称,综合考虑主汛期旱重于涝的趋势预测、水库群可调蓄洪水库容大、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水位偏低的情况,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情和支持电网迎峰度夏,三峡、向家坝、金沙江中游梯级等水库适度留存了30多亿立方米水量,提前做好水资源储备。
四川省能源局副局长林挺在前述论坛上表示,四川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特别是电力需求一直保持着刚性增长,而四川能源体系靠天吃饭的特征明显,特殊时代能源电力供应偏紧的情况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
多举措全力应对
今年5月8日,尖山-彭祖500千伏线路加装串抗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中的500千伏陵州串抗站是我国西部建成投运的第一座500千伏串抗站。工程建成投运后,整体提升成都地区供电能力约150万千瓦。
为进一步提升四川电网今夏电力保供和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按照计划,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将在2023年6月30日前,建成包括500千伏山彭串抗在内的34项电网工程,新建输电线路120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1333万千伏安。
去年夏季以来,四川就加紧补短板,从长远和短期采取多方面措施来补齐四川电力系统存在的短板弱项。
2022年5月,四川发布了《四川省“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同年12月,又印发了《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相比前者,后者将2025年发电装机规模从15200万提高到16560万千瓦,同时,把2025年的用电负荷预测从7100万提高到了8900万千瓦。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执行董事王永平在前述论坛上表示,在经历了去年供电紧张之后,四川组织了多批次多位专家反复研究、反复修改规划,提出了一系列能源指导意见,四川的能源规划把四川极限供电的场景需求,以及把今后的短板,可能会带来的问题也提出来了。
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规划出台时介绍,总结反思去年夏季极端灾害天气暴露的问题和教训,规划就是聚焦一个“补”字,其中,一大特点就是突出极限思维、系统观念、备份考虑,用尽各种资源、尽最大能力补齐电力系统短板弱项。
与四川一样在去年遭遇高温限电影响的重庆,今年也多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夏季电力供应。由于重庆已经退出煤炭行业,能源主要依赖于外部,尤其是陕西煤炭供应,为了迎峰度夏,保障电煤供应,重庆加大了与陕西的合作。
6月7日,陕渝能源战略合作2023年二季度联席会议在西安举行。会议介绍,2023年陕渝双方共签订煤炭入渝合同1900万吨,1~5月陕煤入渝累计发运892.6万吨,完成进度计划的113.6%,电煤兑现率103.7%,入渝总量和电煤保供双双超额完成。
不仅如此,重庆也加强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5月17日,重庆电网保供重点电源项目——国能重庆电厂2号发电机组并网成功。该厂双机满发状态下最大可提升重庆电网供电能力132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超60亿千瓦时。
在全力推进一批电力项目在迎峰度夏前尽快建成投产,应对短期面临保供压力的同时,这些省份也在尝试用改革办法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和补偿机制,以市场化的方式调节电力供需。
4月19日,四川省经信厅等4部门印发了《2023年四川省电力需求侧市场化响应实施方案》。该文件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响应补偿的方式鼓励用电侧主动降低负荷并以替代强制限电,运用市场化机制充分调动需求侧资源参与削峰填谷、调节电力供需。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在前述论坛上做了《兼顾保供/消纳双目标的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优化技术》演讲,针对极端气象条件下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他提出了五个政策建议——
第一,电力一定要把气象体系融入进来,建立电力气象体系;第二,建立灵活标准体系;第三,发挥民营、国有、央企资本的作用,真正把灵活市场做起来;第四,源网协同保供;第五,负荷激励政策要真正做起来,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全社会共同参与电力系统整个体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