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动态:进博会采购商变贸易商,临港新片区加快新型国际贸易产业集聚

借助进博会的外溢效应,新型国际贸易产业加快向临港新片区集聚。

11月8日,在临港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百家万亿”系列活动进博会专场上,新疆中泰集团、山东黄金、远东控股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国内龙头贸易商,共同举行“上海交易团”助力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订单成交签约仪式,达成1800亿元大宗商品国内、国际贸易长单意向。


【资料图】

这些长单,包括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智利、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矿石、有色金属,原油、石油化工及贵金属商品采销订单。

临港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主任高岚表示,此次签约主要围绕扩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和深化临港新片区“五自由一便利”的核心功能,推动采购商变贸易商,助力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参与全球贸易分工,提升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的话语权与定价权。

新型国际贸易集聚加速

自2019年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上海充分发挥新片区本外币合一资金池、离岸经贸白名单、人民币凭指令直接支付及外汇跨境支付便利化试点等一揽子制度开放的政策优势,推进离岸贸易、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分拨、保税维修和再制造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曾表示,上海主要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均在临港落地发展。

数据显示,通过持续出台支持离岸贸易、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磅政策、积极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临港新片区已经吸引了600余家全球高能级贸易商落户,推动数十家内外资金融机构集聚。

2021年,临港新片区贸易型企业进出口总额近1800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上海全市2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速。其中,作为新片区“统筹发展在岸离岸业务”的重要突破口,离岸贸易涉及企业数量及交易规模较上年均实现双倍增长。2021年度离岸转手买卖收汇规模约26.5亿美元,约占上海全市整体规模的12.5%;2022年上半年约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

根据《临港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在规模集聚度方面,新片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650亿元;在资源配置度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累计50亿美元,经认定的总部机构数量累计50家;在开放创新度方面,跨境数字贸易额年均增长50%,离岸贸易交易额年均增长30%。

新型国际贸易“百家万亿”计划,就是旨在通过加快集聚培育一批贸易规模体量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国内外龙头企业,推动区域经济规模快速放量发展,为企业统筹发展在岸和离岸业务、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新片区解决方案”。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孙筱和表示,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累计落地30家总部机构,实到外资35亿美元。

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仓龙表示,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的政策相继出台,接下来也将继续对接全国以及全球大的贸易机构,加大推进新型国际贸易业务在新片区的集聚。

采购商变贸易商

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中泰化学董事长杨江红表示,在原有化工板块的基础上,计划将旗下黑色能源、有色金属两大板块部分业务转移至临港新片区,打造继中泰乌鲁木齐、中泰新加坡之外的第三个国际贸易总部,成为统筹国内外贸易业务的综合性运营中心,预计每年可为临港新片区带来500亿元以上的贸易增量。

远东塍飞(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海燕对记者表示,该公司是线缆行业的头部企业,但近两年国际铜价波动较大,对企业原材料铜和铝的采购造成了较大压力。不过,通过临港新片区“五自由一便利”制度型开放体系的构建,尤其是资金自由等便利化举措。“今年1~10月份我们的合同订单增长了24%。”

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华慰表示,在咖啡生豆进口业务、重塑老字号品牌等国际贸易板块先导项目的基础上,东浩兰生集团未来将紧密依托临港新片区的特殊政策体系,加快探索布局离岸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新场景。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伟表示,临港新片区新型国际贸易“百家万亿”活动牵手进博会,是实现功能对接、资源共享、链接全球的重要举措。接下来,临港集团将继续以功能开发引领形态开发和产业开发,充分发挥重要跳板作用,为广大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为全球客户投资中国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关键词: 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