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春节经济活动乍暖还寒:同比明显反弹,但仍弱于疫情前

春节假期前后的高频数据有何亮点?

春节经济活动乍暖还寒:同比明显反弹,但仍弱于疫情前


(资料图)

春节假期前后的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活动较2022年同期大幅好转,不过部分指标仍远低于2019年疫情之前的水平。中国已取消了大部分防疫限制、且新冠疫情感染可能已达峰回落,受此影响,1月初经济活动(尤其是消费和服务)较上月疲态大幅改善。

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人口流动、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收入较2022年同期大幅反弹,但仍远低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这与我们在春节前的把脉调查结果一致。随着被抑制的需求释放,春节假期期间电影票房创下有史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另一方面,1月房地产销售、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和汽车销售走弱,后者部分是由于汽车购置税减免到期和春节假期扰动的影响。

春运旅客发送量同比大幅反弹,但仍远低于2019年水平。随着防疫限制取消,感染病例快速回落,今年春运旅客发送量较2022年大幅反弹,春运前22天(2023年1月7日至1月28日)的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56%(较2022年1月18日至2月8日),但仍仅为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53%。

春节假期期间,3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销售由于假期等因素影响同比大幅下降79%,为2019年水平的34%。春节假期期间的房地产销售量通常很低,因此无法准确代表实际的市场情况。不过,过去三周的房地产销售依旧低迷,较去年春节同期下降24%。另一方面,春节假期期间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走弱,较2022年同期下降26%,而过去三周均值也较去年春节同期下降16%。

今年春节时点较早扰动1月经济活动指标。与往年一样,大部分1~2月的实体经济活动数据将在3月合并发布。1月发布的经济数据比较有限,且今年春节时点早于2022年,这也会给数据带来一些扰动。由于大多数城市感染病例可能已在12月底或1月初达峰,瑞银中国经济活动指数(同比)在1月前10天大幅反弹。不过随着春节临近和假期因素扰动,瑞银中国经济活动指数(同比)在1月中下旬大幅走弱。

1月前4周,3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同比下降40%。18大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同比跌幅从46%收窄至23%,而百城交通拥堵指数也从之前同比下降13%收窄至同比下降6%。然而,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跌幅从33%扩大至42%,主要由于今年春节时点更早。

受春节假期因素和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到期影响,1月前15天汽车零售同比大幅下跌,从12月的同比增长15%转为同比下降21%,汽车批发销售也从同比下降4%进一步走弱至同比下降20%。

经济重启将带动经济活动和消费反弹。我们预计经济活动将在本轮疫情感染结束后复苏并反弹,可能在春节之后,尤其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大幅反弹。疫情期间的超额储蓄可能得以释放,服务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活动)的复苏有助于支持就业和家庭收入,两者均有助于支撑消费进一步复苏。未来如果出现新一轮(或多轮)疫情感染可能对市场情绪和经济活动带来下行风险,而且相比取消防疫限制,居民收入、资产负债表和消费信心的修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我们维持对2023年消费实际同比增长6.7%的预测。

1月经济数据前瞻

对于即将公布的1月经济数据(通胀、信贷和外汇储备),我们预计:

CPI可能走强PPI走弱。高频数据显示,1月份平均主要生产者价格再度环比下降(前20天统计局追踪的一篮子商品价格环比下降1.9%)。因此,官方PPI环比可能下降,进而带动整体PPI同比下降1.0%(此前同比下跌0.7%)。

另一方面,内需反弹可能推动非食品CPI走强,尤其是服务价格,而国内汽油价格在1月14日上调,1月18日下调。高频数据显示,平均食品价格可能受假期需求影响而环比上涨,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8%(同比上涨9%),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6%),水果价格环比上涨7%(同比上涨14%)。总体而言,整体CPI同比增速可能上升至2.7%,部分由于基数较低。

信贷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得益于对基建项目的持续信贷支持,叠加近期放松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以及企业信贷需求复苏,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到4.1万亿元,小幅高于去年水平(同比多增1200亿元)。

另一方面,政府债券净发行量可能为5000亿~6000亿元,小幅低于去年同期。企业债券净发行量可能为1000亿~1500亿元,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同比少增超过4500亿元)。影子信贷可能增长400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而言,我们估计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4万亿元,同比少增7000亿~8000亿元。因此,官方社融和我们估算的整体信贷(社融剔除股票融资)同比增速可能进一步下行0.4个百分点至9.1%~9.2%。信贷脉冲可能从之前的-0.6%降至-1.8%(占GDP比重)。

外汇储备可能增加150亿至200亿美元。得益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月份资本外流压力可能有所缓解。我们估计,由于美元较主要货币走弱,主要储备货币汇率变动可能带来200亿至250亿美元的估值收益。进一步考虑到其他因素(商品贸易顺差小幅收窄、服务贸易逆差小幅扩大、FDI净流入平稳等),我们估算外汇储备规模可能增加约150亿至200亿美元至3.145万亿美元。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关键词: 1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