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培育硬核企业“格局大开”

3月,张江高科895创业营迎来第十二季航空航天专场。这个已经运行8年的孵化培育活动累计入营357家企业,培育了一批小巨人及上市企业。

“来参加这个培训营希望能找到合作机会,因为产业专场意味着有很多上下游的企业会来。”上海张江的一家航空航天创业公司负责人曹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同样在近日,已举办十届的“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宣布2023年度比赛启动,这个有超过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参赛的创业活动,已让1.4万余家企业获得超过25亿元的财政支持。通过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引导91.49%的参赛主体深耕硬核科技领域。


(资料图片)

根据22日上海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海全市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小巨人”培育企业155家,累计超2600家,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956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2.2万家。

随着企业科技创新地位主体的提升,如何挖掘有潜力创业者和有成长后劲的初创企业,让初创企业成为载体发展和产业创新生态发展中的重要一员,也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中的重要一环。

聚焦硬核产业专业培育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用市场优势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而在新发展格局下,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产业发展离不开硬核科技创新企业源源不断地涌现。

上海近年来的创新载体培育经验表明,专业孵化,并不是简单地把同类型创业企业或创新项目进行时空聚集。而是聚焦细分领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持续深度的创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培育,提供专业垂直的孵化服务。

谈及为何加入本次培训营,曹金表示,如今他们的企业还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也希望能在今后长期和产业相关业务产生联动。

“卫星这个板块属于多学科的交叉板块,包括材料、电子、半导体等等,而张江集聚的不管是行业企业还是科研机构资源,都能利用地域优势产生研发和合作的互动。”他认为,大家平时的交流时间可能也不多,通过这样的一种聚焦性的专项活动内容,可以多认识一些上下游之间的创新合作机会,探讨一些关于技术发展的未来可能性。

和曹金一样同样来自于航空航天领域,专注于航空发动机正向设计、智能技术的一位上海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这次来参加专场,不仅仅是想寻找到商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同行在整个产业发展和行业规划方面碰撞出火花。

作为张江科学城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张江高科895孵化器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15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近两年举办的“895创业营”先后举办了集成电路、医疗健康、未来车等专场,累计入营100个项目,总估值1240亿元。

在张江高科895创业营负责人傅晓缨看来,相比此前集成电路等专场,由于起步时间晚,航空航天的民营企业实力相对弱一些,相互间的交流也相对闭塞一些。希望创业营能搭建龙头企业和初创企业之间的桥梁,挖掘产业新机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属于基础技术,航空航天、智能汽车属于应用场景,技术落地场景就会产生新的市场和商机。”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而这些本土培育的科技企业产生的带动效应,也反映在了经济发展的数据中。

十年来,上海涌现了以微创医疗、澜起科技、之江生物等为代表的本土硬核科技企业。这些产业巨头,大都曾是上海各色专业孵化器里的幼苗。

根据今年1月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上海企业R&D占全社会比重超过65%。创新创业载体方面,2022全年上海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众创空间25家,全市现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600余家。全市纳入双创载体培育体系的载体达418家,经营面积超365万平方米,孵化服务企业近3万家,吸引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近13万人,累计毕业企业近5000家,累计上市企业近200家。

培育“高企”还要改善什么?

近年来,上海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提升。尤其是从2017年起,上海提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围绕“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对各类载体进行引导和扶持。2020年,《上海市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构建起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在内的全市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

目前上海在各区、各行业领域均有优质的载体,对青年创业扶持比较突出的有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孵化基地、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以及同济大学周边地区的创新生态。同时,上海市对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实施动态管理。认定满一年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纳入工作成效评估的对象范围,评估内容包括创业组织培育、当年新增就业岗位情况、创业政策落实、创业融资服务、创业服务活动场次和参与人数以及服务模式创新及区域合作等六个方面。

然而,不管是刚从学校踏入社会的创业者,还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青年创业者,对于培育孵化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也需要政府和机构的“靶向”服务。例如一些已经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小巨人”的创业者来说,他们不仅关注早期孵化阶段资金的支持,也更关心后续对产业层面的持续扶持。

一家已创办十几年的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当年创业时,虽然政策多、资金支持也有,但是想快速落袋却比较麻烦。

“早期创业时,因为企业融资比较难,我就申请了中小企业的财政融资担保,但是这个过程涉及很多部门,周期非常长,我实际拿到融资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在他看来,扶持中小企业创业的初心很好,政策也较完善,但是流程仍然有不少改善空间。

另一家人工智能领域小巨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高科技企业往前走,无论是从一种比较未知危险的状态到发展步入平稳安全的轨道,还是在已有基础上变得更强,需要政府机构不同层面的支持。像他们这种已经走过初始阶段的人来说,更希望下一步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因为从企业发展的维度来说,最终想变得更强还是主要靠自己成长。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这类创业企业,创新载体需要给予不同的支持,比如说刚开始的大学生投资基金或天使投资基金;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要给予不同形态的资金和服务支持。现在有刚毕业的学生创业,也有一些有社会经验的人员创业,需要分门别类给予扶持政策的制定。

“我们的科技创新创业载体还需要有一站式的孵化服务,比如说落在哪个园区,园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务。建立类似于美国硅谷、芬兰埃斯波(Espoo)这样的孵化基地,用好的环境去吸引人创业。”姚凯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