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看!张文宏深夜发声: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

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5月5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宣告也意味着新冠大流行迎来重要转折,持续三年的疫情正式迈向终结。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5月6日凌晨发布微博称:“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文宏当天深夜搭乘MU5165航班抵达北京,他再次感叹:“从机场出来的一刹那,深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已经发生。所有经过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正常的感觉特别好。”

对于近期国内的疫情形势,张文宏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一样,始终紧绷着一根弦,担心疫情反弹。

在过去的一个“五一”长假,上海城市进出的流动人次数据已高于2019年的“五一”假期。不过张文宏担心的医院急诊发热就诊病人比例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甲流流行期间的发热就诊比例。

他还表示,城市污水监测发现,病毒含量虽略有回升,但仍然处于极低水平;监测到的国内新冠病毒亚型也已经逐渐和国际流行的病毒亚型趋同,都是以XBB为主,并且严重程度未对医疗资源造成压力。

“让我们暂时道别,加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无论生活是艰难还是容易,只要我们不退场,终会看到我们期待的未来。”张文宏在微博中写道。

不过他表示,未来对于病毒的监测工作仍会继续,这些工作包括发热病人数量、新冠检测阳性数量、新冠病毒亚型以及城市地下水监测的病毒拷贝数等。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官员也针对新冠未来的走向作出回应。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表示:“我国已经建立了多渠道的监测预警体系,在城市社区、哨点医院、重点场所、城市污水等进行监测,不断观察疫情变化,及时做好风险研判。如果发现聚集性疫情,立刻启动现场调查。我们要继续做好监测预警,掌握疫情流行趋势。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科学看待疫情,保持良好心态。”

国家卫健委也称,下一步仍要坚持有效地监测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和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同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继续加强疫苗接种;继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特别是重症的救治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科主任钟鸣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新冠就是一个疾病,虽然我们对这种疾病不能说已经完全了解,但通过这三年的新冠救治,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来应对新冠,从而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