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热点:申生万象•IBIWS专题报道|打通药物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破题新药开发的“死亡之谷
Q:第一财经
(资料图片)
A:董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
要跨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死亡之谷”,加快转化效率,既需要生物医药产业链中所有主体的分工协同与深度合作,也对科学家理解产业、企业家理解科研提出了较高要求。2021年世界免疫周期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免疫学专家董晨领衔的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研究院在做好源头创新的同时,也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免疫学转化基地。
Q: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在产学研医合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A:我们从创立之初就立下了三个目标:第一,做好免疫学的原创科研,通过基础研究的新发现,为科研人员带来新的思路,也给制药行业带来新线索、新靶点和新通路。
第二,与临床紧密结合,开展疾病机理研究。基础科学家往往看到的是概念性问题,如果能和临床医生看到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就能在具体问题概念化的基础上,抽提出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研究。
第三,以科研促进新药开发。许多新药在实验室诞生,虽然有明确的靶点和理论支撑,却不知道该用于何种疾病,这就需要临床对接。我们希望将来能通过转化医学的研究,打通这些药物到临床的“最后一公里”。
Q:从您的产业实践经验来看,科学家创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A:企业做产品是个环环相扣的工程,需要在各个时间点完成对应的事情。而科学家的探索往往是自由奔放,甚至依托于不可预期的灵感的。在我的创业历程中,更多的也只是扮演作为科学家的角色,为企业的科学战略提供支撑,并寻找职业团队来完成产品落地的工程化。
我认为企业不应当成为科学家实验室的一个“外延”。在坚持高水准原创科研的科学家,与以产品思维为主的企业家之间,应当还有一个实体来促进两者之间的协作,让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都由更资深的、专业的主体来接手。让专业的人完成专业的事情,从而也能减轻科学家参与成果转化的负担。
Q:您认为一个高质量且具有高成长力的产业集群,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A:首先是集群内的科研品质能不能达到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在产出成果之余,也一定会培养出一批高质量人才。他们未必都在做科研,也可能在投资、管理等岗位上,但他们都对世界一流的科研有过最切实的感受与判断。
其次是年轻人的创业活力,也就是有多少年轻人愿意走出舒适区,进入业界有所作为。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成功很多时候是一个比例,产业的成功往往就取决于这个领域里的分母有多大。
Q: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愿景对未来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A:首先,我们需要逐步填补现有产业链环节中的人才缺口。目前在药物监管、临床试验研究等方面的人才储备较少。其次,生物医药产业亟需复合型人才,这一点也正在成为行业共识。我们需要生物医药领域的CEO来承担管理职能,他们既要有科学研究的背景,同时也对项目执行、企业运营、融资等有所掌握,得是一个多面手。
Q:促使产学研医多方资源打通、推动成果落地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A:现状是,企业更多地围绕自己已有的产品开展研发、临床,对药效进行评估,整体上忽视了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转化医学研究,这也是许多企业止步“死亡之谷”的原因。目前,国内针对转化医学的研究主要由医院来承担,但量与质量亟待更大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成果转化,应当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并同学校、医院一起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但现有的政策激励机制并未对这一单独门类提供针对性支持。此外,我们也应当鼓励成立横向的、针对某些具体疾病的新兴研发机构。它们的优势在于可以更有目的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将该领域内的各类创新主体都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加灵活的协作体系。
Q: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应当在哪些领域继续着重发力?
A:相较于十年前,上海已经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实验室与人才资源,学界、业界探讨的问题也相对前沿,资金也有了一定的积累,甚至中国对新兴技术的灵敏程度往往走在全球前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扶持创新企业,保持开放的心态,让人员的流动、信息的交换与资本的往来更加顺畅。总体来说,我对长三角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还是有非常大的信心,我想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关键词: